厦门日报讯(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纪涵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市交易中心”)始终坚持以市场交易各类主体需求为导向,勇当改革排头兵和创新实践者,优化服务流程、规范交易管理、提升服务质效,赋能厦门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全市共有11535个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总交易额超4500亿元。
 
2024年是厦门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城市发展转型至关重要的一年。今年以来,市交易中心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要求,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深入推进“一网交易”改革专项行动,推动构建“一网一链三平台”数字化交易体系,拓展公共资源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厦门市营商环境数字化便利化水平,打造全国数字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创新典型标杆。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硬核”举措全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一场场政府采购公开透明,一宗宗土地使用权出让顺利成交……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市交易中心坚持扩大平台覆盖范围,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平台规范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主动靠前,全力为重点项目招投标“保驾护航”。市交易中心推行“三个一”服务模式,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业务骨干、一条龙跟踪服务到底,结合开通绿色通道、限时办结、增设开评标场次、优先提供场地预约和隔夜评标保障等措施,全力保障重点项目进场交易,近三年共保障近1000个涉及工业产业、社会事业、城乡基础设施等省市重点民生项目顺利完成招投标。
 
为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市交易中心全面升级“场地管理智能化控制系统”,每日开标场次上限由30场提高至43场,评标场次上限由32场提高至48场,不同交易板块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环境实现在同一终端自由切换,进入评标区各类人员信息登记、签到全流程电子化。同时,持续升级“一网交易”门户网站功能,实现交易信息“一网尽览”,推行“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点击即办”、公告公示自助发布、交易场地“秒约秒定”等便利化措施,通过优化服务“小细节”,有效提升交易“大效能”。
 
一组数据彰显市交易中心服务发展成效。自平台整合运行以来,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规模逐年增长,2019年-2023年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数年均增长14.71%;交易总额年均增长15.64%。2023年进场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中民营企业中标项目数723个,占全年总量的71.80%,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市场竞争的一股重要力量。
 
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 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
 
“终于不用扛着一行李箱的标书,穿越大半个城市赶来开标,也不用担心资料丢了或者光盘坏了,如今投标真的省时省力又省钱。” 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带来的高效便利,赢得众多投标人的点赞。
 
厦门的电子招投标工作起步很早,2010年全国率先建成工程建设招投标电子交易平台,2014年成为全国首批电子招投标平台试点城市。此后,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产权逐步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今年建成厦门资产资源交易系统并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厦门各类资产资源交易项目全流程在线办理,这标志着厦门公共资源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打通最后一公里。
 
随着厦门公共资源全领域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交易效率大幅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缩减、交易过程监管更加有力。以2020年厦门推广的电子投标保函为例。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企业提交的投标保证金最高可达80万元,占用时间最长达30天。当年8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全面推行电子投标保函。至今,共有超过4300个工程项目,近100万家次投标人使用电子投标保函,使用率超95%,累计为投标人释放资金超2300亿元。
 
厦门的电子投标保函工作被列为可复制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这只是市交易中心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争当改革排头兵的生动缩影。自成立以来,市交易中心以打造“依法、规范、高效、公正、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工作目标,坚持科技引领创新,推动构建“一网一链三平台”数字化交易体系,市场交易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高。
 
数智赋能交易新场景 公共资源交易迈入“区块链+”时代
 
去年12月,厦门试点区块链授权解密以来,已帮助超400家投标企业顺利解密投标文件,而所有采用区块链解密的投标文件1分钟内就能全部解密完成。企业的投标文件解密能如此便捷高效,得益于厦门创新打造的“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
 
厦门“公易链”暨“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服务平台于去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市交易中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区块链赋能公共资源交易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的重要举措,为打造依法、规范、高效、公正、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数字见证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截至4月,已为超830个项目上链存证数据超50万条,累计出具超1900份链见证报告。如今,区块链技术已在厦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深度应用,依托“分布存储、加密存证、实时核验、共同监管”的技术特性,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数据高效共享应用。同时,还实现链上数据多方共管,解决交易纠纷取证难、事前监督手段不够丰富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厦门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降低交易纠纷解决成本,有利于保护交易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济利益。
 
从“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到“区块链+”,市交易中心依托“公易链”,深入挖掘更多区块链应用场景,以技术创新带动交易流程再造和业务模式改革,并在原有内控机制的基础上强化自我监督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心内部的规范管理。下阶段,市交易中心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优势,探索把AI技术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动厦门电子交易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和电子服务系统的重塑改造,探索推动数据底座的构建,进一步推动厦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
 
全面实施标准化建设 多元监督体系护航“阳光交易”
 
今年2月,厦门电子答辩系统在厦门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正式上线,此举系全省首创。该系统极大提升工程建设监理招投标项目的答辩环节质效,强化答辩环节监管,增强项目电子档案的完整性。答辩作为评标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规范答辩环节的答辩方式、答辩流程和组织程序,将于今年以地方标准的形式编制出台《工程建设项目答辩操作规程》。
 
近年来,市交易中心扎实推进平台服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编制厦门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并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省级标准的编制工作。2021年10月,厦门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建设工程电子投标保函平台地方标准。2023年1月编制出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管理》系列五项标准,今年还将编制出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
 
与此同时,市交易中心坚持以“数据应用”为导向,开展交易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编制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资源目录,为数据作为资产入表打下基础。目前,已建设上线的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为行政监督部门实现标中、标后的智慧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多元监督体系护航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市交易中心建成“厦门工程建设项目进场交易行为评价系统”,实现各交易主体背靠背在线互评和对市交易中心开展交易服务管理的在线评价。开展线上评价规范交易主体行为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筛选涵盖建设工程、政府采购、资产资源交易等领域的6名“公共资源交易体验官”,体验官们可以随时随地找问题、提建议。推行体验、评价、反馈、整改、核验全流程闭环工作模式,2023年共收到交易体验官提出的10余条意见建议,推动了交易场所升级改造、服务流程再优化等工作,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
 
成绩单
 
厦门公共资源交易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市交易中心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十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竞争力百强机构、厦门市劳动工作先进集体、“爱心厦门”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三比三争”实践活动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全省平台安全与业绩评价工作中排名第一,平台整合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电子投标保函、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等工作,被省政府列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本新闻来源于海峡网)